標籤
english learning
(23)
english teaching
(18)
bookstore
(8)
movie
(6)
課程
(4)
電影
(4)
READING
(3)
personal reflection
(3)
AID summer English camp
(2)
math class
(2)
student
(2)
人師改造計畫
(2)
閱讀
(2)
閱讀 家庭教育
(2)
領導
(2)
building
(1)
chant
(1)
curriculum
(1)
school imagination
(1)
speech
(1)
storybook
(1)
team
(1)
trip
(1)
water
(1)
we
(1)
we b1-7
(1)
乖乖做功課
(1)
人際關係,友情
(1)
做功課
(1)
做為研究者
(1)
功課
(1)
博班
(1)
反省
(1)
哲學
(1)
孩子寫功課
(1)
學生
(1)
學生孩子
(1)
安親班
(1)
家事
(1)
家庭教育
(1)
家長,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1)
小河
(1)
思考
(1)
意識
(1)
我
(1)
批判理論
(1)
教師
(1)
教師+研究
(1)
教師情緒
(1)
教養發現
(1)
生活
(1)
畫畫
(1)
研究興趣
(1)
第一步
(1)
給孩子禮物
(1)
美景
(1)
考試
(1)
職務 英譯
(1)
規矩
(1)
課程傳記、課程史
(1)
課程,教師
(1)
課程,課程美學,教學,教師
(1)
論文
(1)
論語
(1)
讀書 轉變 我
(1)
運動
(1)
運動會
(1)
閱讀 讀書 看書
(1)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We B1-7 friends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人師改造計畫 第一章
人師改造計畫 第一章
一、不用麥克風,促使自己養成輕聲說話。學生會聽,更仔細的聽。
二、剛上課或課堂上,學生嘰嘰喳喳時,我就坐在教室前等待。用眼神說話:上課囉!我在等你!
三、處罰的方式,若無法讓學生知道錯誤何在,更不知如何導正行為,那就不好。還不如清楚告訴學生錯誤何在,老師的期望為何,然後相信學生會改進。
以上行動,是期望自己將學生當做是人,來教導及陪伴。
動機為何?今天在中正博班上完陳伯璋的課後,下的決定。
一、不用麥克風,促使自己養成輕聲說話。學生會聽,更仔細的聽。
二、剛上課或課堂上,學生嘰嘰喳喳時,我就坐在教室前等待。用眼神說話:上課囉!我在等你!
三、處罰的方式,若無法讓學生知道錯誤何在,更不知如何導正行為,那就不好。還不如清楚告訴學生錯誤何在,老師的期望為何,然後相信學生會改進。
以上行動,是期望自己將學生當做是人,來教導及陪伴。
動機為何?今天在中正博班上完陳伯璋的課後,下的決定。
訂閱:
文章 (Atom)